灌注粘钢加固
首先将钢板固定在混凝土表面上留间隙,钢板边缘间隙用胶密封,再向钢板与混凝土的间隙中压注流体状结构胶,因此施工略复杂,但加固钢板厚度可较大(可超过5mm),且单块加固钢板面积可较大。
适用范围
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的外部大面积钢板加固;构件长期工作环境温度≤70℃;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15。
工艺流程
准备工作 → 钢板上钻孔 → 混凝土表面相应位置钻孔 → 表面处理→ 固定钢板 → 留排气孔 → 周边密封→ 配胶 → 压力灌胶 → 固化 → 检验 → 防腐处理
施工要点:
1、准备工作
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切割钢板及加工成型,准备好脚手架、灌浆设备、打磨设备、钻孔设备、配胶用具等。
2、钢板上钻孔
在钢板上钻膨胀螺栓孔和注胶孔,一般每平方米可设固定螺栓孔6-7个,注胶孔3-4个。注胶孔的大小应与灌浆嘴相匹配,并保证注胶孔周边能密封。
3、混凝土表面相应位置钻孔
把钢板紧靠粘合面,在混凝土上相应位置钻固定膨胀螺栓孔。也可用放样的方法来确定固定孔位置。
4、表面处理
钢板及混凝土粘贴面进行表面处理,应认真进行。钢板应进行除锈、打磨处理,混凝土粘合面应进行打磨或凿毛并保持干燥无尘。
5、固定钢板
将钢板套入锚固螺栓,利用螺栓块调整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空隙,根据混凝土表面平整情况,空隙厚度一般应控制在(3—5mm),拧紧锚固螺栓螺母,将钢板固定。
6、留排气孔
在灌浆粘贴面周边每隔50公分左右插入一根软管作为排气管,钢板周边各角都应设置排气管,倾斜或垂直安装的钢板只需在顶边设置排气管。
7、周边密封
按推荐配胶比例称取并调配封口胶,用抹刀将钢板周边缝隙、膨胀螺栓及注浆嘴周围间隙用封口胶密封,不允许出现密封不严现象。封口胶在25℃时的可操作时间约为60分钟,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每次配胶量,以免造成不必要浪费。密封施工一天(25℃)后即可进行灌浆施工。
8、配胶
配胶前对灌注胶两组分进行充分的上下搅拌。根据估计的用胶量按推荐配胶比例准确称取A、B两组份,用胶料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倒入灌浆容器。
9、压力灌胶
用脚踏泵或其它灌浆机具从注浆嘴压力注入灌注胶胶液,注胶工作应从一端开始,当邻近注胶嘴有胶液流出时,将当前的注胶嘴封闭,移至出胶的注胶嘴继续注胶。当排气管中有胶液流出时则将其弯折扎紧。注胶的同时用橡皮锤敲击钢板,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。倾斜及垂直安装的钢板要从最低位置开始注入。最后一个排气管应在维持注入压力的情况下封堵,以防胶层脱空。
10、固化
注胶施工后最初几小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流胶现象,以防脱胶。常温(25℃)下,固化不少于3天;固化温度降低,固化时间应相应延长。若室温低于5℃,应采取红外线灯(或碘钨灯)加热等加温措施或使用低温固化改性产品。
11、检验
先查看钢板周边是否有漏胶,观察胶的色泽、硬化程度,并以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粘结面积。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%,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70% 。不密实区可补钻注胶孔和排气孔进行补注。
12、防腐处理
灌注粘钢施工后,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。当外抹砂浆保护层防腐时,为有利于砂浆粘结,可于钢板表面粘结或外包一层钢丝网或涂刮灌注胶后点粘一层豆石,最好在抹灰时涂刷一道混凝土界面剂。